近日,备受瞩目的2025年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专项赛在山东烟台市哈尔滨工程大学烟台研究院圆满落幕。我校机电工程学院两支参赛队伍在大赛中成功完成比赛,由杨益飞、王仁忠老师指导的“天磁良机”队以及陈强、黄婷老师指导的“智勇双全队”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和出色的团队协作,分别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双双晋级全国总决赛。
在创新创意赛-“机器人+”项目中,24级新能源汽车技术2班的李雨婷、周忠壮和23级机电一体化技术2班的刘凯,在杨益飞、王仁忠两位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反复演练相关技术要求。备赛过程中,团队重点针对机器人关节伺服电机、轮毂无刷电机等关键部件,开展精密控制算法调试、力矩响应优化和多电机协同策略的反复演练,通过深入分析赛事规则并结合机电系统集成要求,有效提升了机器人的运动精度、动态性能与能效管理水平,充分体现出电机作为机器人“运动心脏”的核心作用和跨学科融合解决机器人驱动挑战的专业能力,最终在大赛取得一等奖并晋级总决赛。
在乒乓球机器人-2D技能竞赛项目中,24级智能机器人班“智勇双全”团队(成员:陈明直、薛灿、吴徐哲),在陈强、黄婷两位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投入了数月时间进行技术攻坚和系统优化。面对乒乓球高速运动带来的识别与响应挑战,队员们从系统建模、运动控制到策略优化,进行反复调试与算法迭代,通过精心设计程序,不断优化视觉图像识别算法、运动轨迹预测、跟踪算法以及击球决策逻辑,提升了机器人响应速度和击球精度,最终凭借稳定的算法控制与现场灵活的战术策略,在“乒乓球机器人-2D技能”项目中表现出色,荣获全国专项赛二等奖并成功晋级。
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主办,是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的正式地区性赛事,于2006年发展为RoboCup国际联合会认定的最有影响力的五大国际区域赛之一,主要面向本科、研究生开展,是国内影响力最大、综合技术水平最高的机器人学科竞赛之一,旨在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融合创新,培养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大赛入选《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竞赛目录(榜单赛事)。本届大赛涵盖了与机器人相关的十多个主题赛事,吸引了来自全国200多所高校的1000多支队伍,竞争十分激烈。
近年来,学校牵头建设工业机器人技术国家级专业群,开设机器人技术职业本科专业,通过参与RoboCup等全国高水平赛事,不断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提升机器人相关专业和学科的发展,全面提升学生专业知识、创新意识、团队协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为苏州机器人产业发展培养了更多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通讯员:孙丹;文字:陈强、杨益飞;图片:陈强、杨益飞)